枞阳在线

枞阳在线网站 | 主办

设为尊龙凯时ag旗舰厅尊龙凯时app官网首页

您当前的位置:  > 文苑 >

晒秋,是丰收的画卷-尊龙凯时app

时间:2023-08-30 15:53:44
  段佩明
  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秋天到了,地里的庄稼陆续收割,农家小院里堆满了秋天的收获,辛劳的汗水终于凝结成丰硕的果实,庄稼人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。暖暖的秋阳下,男人女人忙着晾晒农作物,五颜六色的作物,与蓝天白云、青山碧水以及错落有致的屋舍,构成了一幅色彩缤纷的山居晒秋图。
  晒红辣椒,拉开了乡村秋晒的序幕。立秋一过,母亲便忙着摘红辣椒。成堆的红辣椒摘回来后,母亲将它们分门别类,去蒂洗净。个头大、色泽鲜红、肉质肥厚、辣味十足的本地辣椒,剪成小段,晒干磨粉,是腌制豆腐乳的重要调味料;广受欢迎的小米椒,不用切碎,直接放在篾匾里晒,晒干储存,可以吃上一年。居家过日子,煎炒炖煮,放入一小撮辣椒,吃起来有滋有味,能多吃两碗饭。那些晒在篾匾里的红辣椒,喜庆吉祥,洋溢着火辣的激情,将乡村的日子映衬得红红火火。
  我的家乡位于长江北岸,当地除了主种水稻,还兼种棉花和五谷杂粮。秋高气爽的好天气,正是棉花采摘旺季。收获的棉花,洁白如雪,摊晒在芦帘上,远远就能闻到棉花特有的馨香。最让我难忘的是仰面八叉地躺在晾晒的棉花上面,那纯粹的白色将我包围,仿佛自己变成了一朵白云,悠然飘向那蔚蓝的天际。晒干的棉花,一部分被父母卖掉,贴补家用;一部分轧棉去籽,留着冬天做棉被、棉衣和棉鞋。母亲心灵手巧,扯上几尺布,裁剪好尺寸,絮上新轧的棉花,坐在灯下飞针走线,为一家老小缝制棉衣棉鞋。儿时,最喜欢看母亲做针线活,不光是为了欣赏母亲魔法般的手艺,更多的是借着机会,去触摸云朵般轻柔的棉絮,看着母亲把对子女的爱缝进温暖厚实的棉衣棉鞋里。她用勤劳的双手,换来我们的温暖,换来我们穿新衣新鞋的喜悦,让我们走过寒冬,健步迈向春天。
  金黄色是秋天的主色调。秋风漫过,一望无际的田野里,金灿灿的稻谷涌起千重浪,庄稼人就在稻浪里搏击,抓紧收割稻子。稻子割倒,晒干稻禾,一捆捆运到打谷场,一时间,机器轰鸣,人声鼎沸,一束束沉甸甸的稻穗,经脱粒、扬净除杂等一系列劳作过后,一粒粒饱满的稻谷,堆得像一座小山似的。秋阳从不吝啬,天气连日晴好。每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打谷场上,母亲立即丢下手里的家务活,扒开谷堆,摊开晾晒,到夕阳西下再归拢堆,中途只需翻动几次,让稻谷充分享受着秋日的暖阳。晒上两三天,稻谷晒得沙沙脆响时,母亲拈起一粒稻子,牙齿一咬,“咯嘣”一声脆响,露出雪白的米粒来,母亲的脸上立刻绽开了花。
  地里挖出来的红薯,先要让它在地里晒去水汽,再运至地窖,留下一部分轧红薯淀粉。在农村,红薯淀粉居家少不了。加工红薯粉是一道繁复的工序,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,还得准备几口大水缸。红薯洗净,经机器轧碎,用老棉布滤掉渣,经过反复淘洗,沥下的水浑浊,贮存在缸里,经过一夜沉淀,变成雪白细腻的粉。粉晒干,便于储藏。用红薯粉烧的“红薯粉圆子”,油渍渍、亮晶晶、软糯糯、香喷喷,是家乡的一味特色美食。晒干红薯粉,主妇们又赶晒红薯片。她们选择个头大、甜味十足的红薯去皮,熬成糊,压制成块,再切成一片片,晾晒在篾匾里。晒至半干,韧性生成过后,剪成小片或条状,晒干炒着吃,吃起来既清脆又香甜。萦绕唇齿间的那份香甜,是记忆中儿时最美的零食。
  秋一天天深了,一轮恢宏的秋收农事谢幕。地里收回家的黄豆、红豆、绿豆、芝麻、花生、玉米、蔬菜……都得晒干水分,用坛坛罐罐储藏起来,给未来孕育希望。用来晒秋的大大小小圆篾匾,见缝插针地摆放在房前屋后朝阳的地方,乡村的晒事仍然热烈。
  晒秋,晒的是粮食和果蔬,晒的是丰收和喜悦,晒的是红火的日子,晒出了庄稼人的成就感。这一刻,我觉得人间最美的秋天,不在山水间,不在唐诗宋词里,而是最亮丽的丰收色彩和庄稼人的一张张笑脸。
稿件来源: 安徽网
编辑: 徐连祥

网站介绍 | 联系尊龙凯时ag旗舰厅官网 | 律师声明 | 广告服务 |

枞阳在线尊龙凯时app的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4120200050 皖网宣备090007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4082302000116

"));
网站地图